處處坎坷的母愛之痛
1993年,郎朗榮獲第五屆「星海杯」全國少兒鋼琴比賽專業組第一名。
第二天,《中國青年報》發表了長篇報導,報導了鋼琴神童郎朗的成長經歷。
1993年,郎朗榮獲第五屆「星海杯」全國少兒鋼琴比賽專業組第一名。
第二天,《中國青年報》發表了長篇報導,報導了鋼琴神童郎朗的成長經歷。
同事看到了,說郎國任逼郎朗。我大吃一驚,趕緊找來報紙看。
原來,我不在北京的幾個月間,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:
郎朗被音樂學院的教授拒絕後,郎國任陷入了極端的失望與迷茫之中。他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兒子。
一天下午,郎朗因為在學校給合唱團排練伴奏,回家稍晚了一點,郎國任對郎朗大發脾氣。
他把兒子拉到公寓11樓的天臺上,歇斯底里地拿出一瓶藥性很強的抗生素,逼兒子吃下去。
郎朗拚命地躲開了他。郎國任拉著兒子尖叫道:「那你就跳樓!跳下去死!」
郎朗拚盡全力才掙脫了他的手,逃回家裡。
此後,郎朗拒絕彈琴,有整整3個月的時間,郎朗不肯碰一下鋼琴。
直到 朱雅芬 教授從歐洲回來,他才重新敲響了琴鍵。郎國任怕我責備,便叮囑郎朗別把這件事情告訴我。
我立刻向單位請假趕到北京,狠狠地責備了丈夫一頓。
郎國任自知理虧,低著頭一言不發。我怒氣漸消,覺得丈夫也挺可憐的,
如果不是被逼得近乎崩潰,他也捨不得這樣對待兒子啊!
1993年,11歲的郎朗遠赴德國參加第四屆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,獲得了第一名。
郎朗跟父親一起回到瀋陽後,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遞給我:
「媽,這是我送給您的禮物,是用我的獎金買的。」
我打開盒子,裡面是一條黃金項鏈,吊墜是水藍色的寶石,非常漂亮。
我激動得哽咽了:「兒子,謝謝你。你贏得了這麼大的榮譽,媽媽該給你買禮物才對啊!」
郎朗認真地說:「媽,我特別想要一個禮物。」
我趕緊說:「你說吧,你想要什麼,媽媽一定給你買!」
郎朗的眼睛裡充盈著淚水:「媽媽,我就想讓您好好地抱抱我!」
我熱淚橫流,把郎朗緊緊地抱在懷裡,用下巴抵著兒子的小腦袋。
郎朗在我懷裡輕聲說:「媽媽,我受點苦都沒啥,我最難受的是,媽媽不能抱我…」我哭出了聲。
在郎朗童年的記憶裡,他總是不斷地哭喊著尋找媽媽,渴望媽媽抱著他…
這骨肉分離的漫長3年,是兒子成長歲月中最天真爛漫的時光,我卻不在兒子身旁。
兒子一天天長高的身體,我不能看見;兒子一天天變粗的嗓音,我不能聽見。
而最令我痛不欲生的,也正是無法擁抱兒子,不能體會母子連心的溫暖與快樂,
而這種缺失是永遠都無法補救的!
1995年,郎朗赴日本參加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。
在郎國任的堅持下,郎朗選擇彈奏蕭邦的《第二鋼琴協奏曲》。
一位權威專家覺得郎朗駕馭不了這麼複雜的情緒,
郎國任對郎朗說:「你彈的時候,心裡就想著你對你媽媽的愛,為你媽媽好好彈!」
郎朗彈奏時,心裡眼裡只有我,只想著我的擁抱…
他找到了一份靈動的滿懷孤寂的詩情,他的彈奏充滿了溫暖。他贏得了第一名!
這次比賽徹底改變了郎朗的命運。
3個月後,他與國際著名的IMG演出經紀公司簽約,從此走上了職業演奏家之路。
郎朗在美國求學的3年間,我沒有見過他一面。
因為他的職業生涯尚不穩定,所以我不敢辭去工作,依然兢兢業業地上班,
生怕失去這份不多卻穩定的收入後,父子倆衣食無著。
1999年夏,郎朗應邀在芝加哥「拉維尼亞世紀明星音樂會」替補演出,
與郎朗同台的是世界一流的芝加哥交響樂團,合作者是指揮大師艾森巴哈。
演出結束後,3萬觀眾同時起立,掌聲如雷。
第二天,《芝加哥論壇報》驚呼:「一個世紀巨星誕生了!」
之後,美國許多著名交響樂團紛紛向郎朗發出邀請。
郎朗開始馬不停蹄地奔波,等待他的是一場接一場的音樂會。
2000年初的一天,郎朗打電話給我,對我說:「媽媽,我要接您來美國。」
這時,我正在醫院打點滴。我的工資都用在他們父子身上,長期的營養不良使我患上了低血糖。
那天,我突然直冒虛汗,兩腳發軟,栽倒在地。
由於長期孤身一人,我的內分泌失調,還患上了胃潰瘍,這些我都沒跟父子倆說過…
我做這一切時,從未想過回報,但此刻聽到孝順的兒子發出的邀請,內心真是前所未有地激動。
來到美國費城後,兒子直接將我帶到了一棟漂亮的房子前,然後把一串鑰匙放在我的手心:
「媽媽,這是我送給您的禮物。」我覺得像是做夢一樣,眼淚潸然而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